媒体视点

当前位置:首页  媒体视点
【群众】创新“大思政课”教育 强化立德树人担当
发布日期:2024-05-13浏览次数:1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为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金沙集团app最新版下载党委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牢固树立大思政观,大力实施123大思政课创新工程,在学生理想信念、品德修养、综合素质的锤炼上下功夫,着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聚焦凝心铸魂育人主线,强化顶层设计,统筹谋划大思政课建设

高站位谋划大思政课顶层设计。系统谋划以大思政课建设全面拓展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巩固思政课程底板、补齐课程思政短板、增强思政工作长板。围绕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这条主线,学校规划100项建设任务,统筹推进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和日常思政工作同频共振、同向同行,有力开拓培养新时代大工匠大思政工作格局。

高质量推进大思政课改革创新。坚持守正创新,将五着力两推进一提升工作思路贯穿在行动计划中。锚定建好大思政课,着力完善大思政课程体系、贯通大思政课工作链条、开发大思政课优质资源、建强大思政课师资队伍、构建大思政课保障机制。推进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和日常思政融合发展;推进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融合发展。提升学校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的综合效能。行动计划以大课堂”“大师资”“大资源建设为重点,涵盖学校三全育人的方方面面,在充分发挥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的同时,带动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整体提升。

高标准构建大思政课保障体系。建立任务分级包挂牵动、制度激励体系推动、任务协同部门联动的三位一体保障体系。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政治核心作用,实行任务分级管理,校领导负责引领任务、部门承担重点任务、教职工做好基础任务,全校上下协力推进任务落实。党委推动出台一系列激励教书育人、优化资源配给、突出绩效考核的保障制度,激发干部教师首创精神,鼓励干部教师在大思政课建设中争创佳绩。常态化建立大思政课月碰头、季交流、学期总结、年度考核推进机制,及时发现问题、改进工作、总结经验、提升成效,做好过程管理的绣花功夫

结合特色文化资源,推动转化创新,拓展丰富大思政课内涵

结合校本特色文化挖掘,丰富教育教学体系。构建思政教育基地赋能育人工作体系。学校建成融合人文之光、修身之道、中国脊梁、走向复兴四大主题的校内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发挥基地支撑思政课课堂改革、实践教学、教师宣讲等方面作用,构建四化协同、五维并进、五度融合的红色场馆育人体系,思政教育基地已建成徐州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和干部教育培训教学示范点。精心组织编写校史文化读本。将校史文化资源转化成教育教学资源,打造优秀校史文化教材,开设专门课程讲清校史文化的历史逻辑,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引导学生奋进新时代。创新场馆+育人模式。依托思政教育基地、中国礼射文化展览馆、射艺场、古籍阅览室等校内场馆,常态化开展红色研学、文化体验活动达2万人次。开发16门文化素养课程,培育17家特色社团,打造场场爆满的厚生讲堂,让师生在学思想、学文化中浸润心灵、增强自信。

结合地方红色文化传承,创新理想信念教育。用好地方红色文化资源。深化与淮海战役纪念馆的合作,将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和革命传统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开设专门的思政课实践教学课,改革思政课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让全体学生走出课堂、走进革命遗址,传承红色基因,用信仰之光点亮青年学子的理想信念。建强大思政课主阵地。重视发挥思政课作为高校立德树人关键课程作用,持续推进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课程的4+1+N大思政课程群建设。建强开好4门思政主课、1门思政实践课,拓展开好N门思政选修课、课程思政和文化素养课,将地方红色文化有机融入大思政课课程群建设。创新开展红色故事宣讲。让有信仰的师生讲信仰,组建大学生红色文化志愿宣讲团,学生从听讲走向宣讲。宣讲团挖掘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编写地方红色故事,开发红色主题微课,进机关、下基层、去部队,开展线上线下红色故事宣讲活动上百场,听众超百万人。1名教师被中宣部表彰为全国红色故事金牌讲解员,学校获第七届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展示活动一等奖。

推动办学治校变革,激活内生动能,持续提升大思政课实效

大力推进育人方式变革,助力课程思政实现新突破。紧密对接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系统再造培养绿色化、数字化、工业化建筑技术技能人才的能力。按照一提升三转向五重构整体目标,重构专业发展场域、专业课程体系、多元混编团队、科技服务平台、终身教育体系,深化育人方式系统变革。在创新专业教育、提升技能训练、完善素质养成的同时,将科学精神、工匠精神、创新精神教育有效融入专业课程中,造就德技并修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学校新成立卓越工匠学院、通识教育学院,聚力卓越人才培养,引领课程思政创新。开设智能建造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新专业,服务建筑产业需求,带动课程思政升级。

大力推进教师激励变革,带动思政课程再上新台阶。从改革激励机制、优化教师培养入手,强化实绩作为教师评价的第一标尺,实施低职高聘高职低聘,引导教师深耕三尺讲台,提升育人成效。优化绩效工资分配,增大奖励性绩效比例,让育人有实效的教师得实惠。畅通教师职称晋升多元通道,扭转重理论轻实践的导向,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成果和服务社会成效的评价权重,推动教师把论文写到大地上、把成果留在育人中。

大力推进干部治理变革,激发思政工作育人出实效。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抓好关键少数形成示范。狠抓干部队伍思想和作风建设,全力营造促进人才培养的良好氛围。下功夫解决干部担当不够、作风不实、育人不强等问题,集中开展专项行动取得实效。干部围绕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勇于担当作为,带动所在部门职工更好地发挥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效能。着力完善学校后备干部选拔培养机制,一大批在日常思政工作中勇挑重担、善作善成的青年干部得到锻炼和培养。建成省内领先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特色鲜明。学生资助育人工作由精准型资助向发展型资助转变,保持省级评价优秀等次。创新开展系列第二课堂主题教育活动,受到学生欢迎。

(作者系金沙集团app最新版下载党委书记)



新闻链接:http://www.qunzh.com/pub/qzzzs/qzxlk/qz/2024/202409/202405/t20240510_106133.html

书记信箱:sjxx@jsviat.edu.cn

院长信箱:yzxx@jsviat.edu.cn

    【微信】

    【微博】

    【校报】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学苑路26号

|

邮编:221116

|

招生电话:0516-83888688/83889021

|

版权所有:金沙集团app最新版下载

|

苏ICP备11021512号-1

|

苏公网安备32031102000182

XML 地图